西安金泰电机有限公司消息:《中国开发区网》报道:历史从未停止翻开新页。1993年,一批年轻人在西安北郊挖开第一锹土,开始在一片荒芜中建起了第一座工厂;再后来,更多人在这里聚集、发展,各自实现了梦想腾飞;如今,这里变成了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承载区和国际化大西安的新中心。回顾20年发展历程,设立经开区源于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经开区的成长也从未离开过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万千市民的关注支持。自建区之日起,西安经开区就承载起西安市和古城人民关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大西安建设的无限期待,惟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惟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才足以回报这份厚重的情感和一切殷殷期盼。
“勇于担当的前提,是有能力担当!”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贾生林看来,20年创新创业,勇于担当在经开区绝不仅仅表现在信心层面,更体现为经开区加快西安工业振兴、推动渭北工业区发展、打造城市运营中枢等综合能力的充分释放。从整合产业资源到加快转型升级、从推动城乡统筹到区域协同发展、从建设城市新中心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开发区……围绕大西安建设,经开区制定的战略和责任不断调整更新,这都成为经开区从思想到行动上,为建设美丽西安勇担重任的真实写照。
勇担重任 振兴西安工业经济工业是彰显一个区域、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在其快步迈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经开区被赋予了承载工业经济振兴的重要使命。伴随着20年创业,一大批本地原有工业企业,陆续完成从城区向经开区的有序转移,实现了从物理区位到产业规模、发展质量的全面跃升。
西安电机厂是西安市工业发展的一员“老将”。作为曾经的全国三大电机厂之一,企业也曾拥有过无数辉煌和荣耀,为我国电机行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当市场经济浪潮洗涤传统经济模式时,西安电机厂掉队了!从1993年开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走向弱势。
“生存?还是死亡?”这样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了企业面前。2002年初,西安电机厂实行整体改制,结合行业市场的需求和灵活性,企业研发团队开发出系列新产品,通过一个个小切口逐步重新敲开资本市场大门,企业也正式更名为西安西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当经营业务刚刚回暖,却又因老厂区生产空间受限、交通运输不便、产业配套缺失等环境因素制约,企业生产能力和运营效率无法得到有效释放。面对市场机遇的瞬息万变,决策者开始了更为深刻的思索。此时,西安经开区管委会招商团队登门拜访,向其抛来“橄榄枝”,这让企业再次看到了发展壮大的新希望。
多项优惠补贴政策及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让企业决定整体搬迁入驻经开区。2006年,西玛电机11万平米的现代化生产厂房拔地而起,一大批专用、特殊、高效、数字化加工和试验设备安装就位,一个高技术标准的电机生产基地初具雏形,企业经营指标也开始实现逐年翻番跃升。特别是今年西洽会上,这位经开区的“老客户”再次出资20亿元,在泾渭新城投资建设大中型电机扩产、电机再制造及工程成套项目。该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成为推动经开区工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西安的资源就是我们的资源,西安优势就是我们的优势。把散落在全市各地的产业要素,按照类型特点进行物理空间上的集中和产业内部的有效整合,从而充分释放和激活产业规模发展的集群化效应,这是经开区整合产业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管委会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
结合西安城市企业“退二进三、退城入园”战略部署,经开区逐步将企业吸引到专业化园区。以新工厂建设为契机,企业实现了产业的重新规划,实现了规模、设备,包括技术工艺、流程再造等全方位的提升。通过携手经开区,企业形成了产业新优势,迎来跨越发展的新机遇,陕汽集团建成国际领先的重型商用车生产基地,中钢西重打造国内一流的重型冶金机械制造基地,中交西筑全力推进产品升级、开拓国际市场……作为产业承接平台,经开区则通过一个个大项目的布点,完成了主导产业架构的确立,催生出一个龙头或多个龙头,带动更多企业聚集发展的产业“洼地效应”。
合作共建 奠定渭北工业区发展基石时光倒回2003年初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在广袤的渭北大地上铿然“落子”——西安经开区采取“飞地”模式,与高陵县联手共建的“泾渭工业园”(现更名泾渭新城)正式启动建设,由此开启渭北工业发展的崭新历程。
泾渭新城成立10年来,已集聚企业100余家,形成了以陕汽集团为龙头,康明斯发动机、中集专用车、汉德车桥等为代表的商用汽车;以中钢西重、中交西筑、陕煤重工为龙头的专用通用设备;以西部钛业、天力复合等为龙头的新材料;以永济金风科技和盾安电气为龙头的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集群。随着产业加快聚集,泾渭新城规划面积也由起初的25平方公里,拓展为约60平方公里,在实现质量提升的同时,完成了规模上的同步扩张。
2012年8月,西安市设立渭北工业区,并明确了以经开区、航空基地、临潼区为建设主体,全面启动高陵装备工业组团、阎良航空工业组团、临潼现代工业组团建设。以泾渭新城为产业核心的高陵组团,已累计引进各类项目413个,合同投资额775亿元,投资过亿元项目127个,投资过千万元项目234个,建成投产企业283家。其中,泾渭新城引进项目153个,总投资约697亿元,投产企业达到65家。2012年,高陵组团泾渭新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3亿元,占到渭北工业区总量的77%,成为西安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目前,在经开区泾渭新城,陕煤重工、赛特金属、保德粉末等一批工业项目,以及兵器博物馆、泾河综合治理、时代广场等重大配套项目正在快速推进。经开区将继续强势推进高陵组团建设,努力建成引领渭北工业发展的示范区,为建设美丽西安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功能制成和社会民生服务。
运营中枢 提升城市运转效能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上,经开区不仅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产业区,同时还将作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中心,积极发挥区位交通、行政决策、综合服务、都市生活、产业辐射等方面的城市中枢功能,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行政商务办公区和总部研发聚集地。
自2007年起,历时6年的大西安新中心建设,经开区从功能定位和规划跟进,到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从基础设施和配套升级,到土地清理和资源整合……在涉及全域的系统整合中,以“城市中枢+专业化基地”为支撑,“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复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开发区”,成为新形势下经开区对自身的全新定位;“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产业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成为未来一个阶段的战略目标;“构建以都市型工业+智慧型产业”,则成为驱动经发区实现全新目标和定位的动力引擎。
对于中心区在建设城市新中心进程中的产业调整,作为最早进入经开区发展的台资企业——康师傅公司深有体会。截至目前,企业已在经开区陆续设立了康师傅饮品、西安顶津、西安顶益、秉信纸业、西安顶生食品等5家企业,还带动了更多台资项目入驻经开区。随着扩能不断扩大,位于凤城二路的康师傅生产基地已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此,企业决定在经开区草滩生态产业园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同时借助项目“乔迁”,实现“腾笼换鸟”,在经开区中心发展高端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推动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跃升。
立足城市新中心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升级的发展需要,经开区以政府“有形之手”推动金融保险、酒店商务、评估咨询、会计律师、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城市中枢的服务、配套及辐射功能,迅速聚集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不断优化的投资服务环境,让海内外的投资客商不断感受着经开区的热情;城市新中心的加快推进建设,让更多投资都在这里收获到源源不绝的资本回报。王府井、世纪金花、金鹰国际、沃尔玛等高端服务业品牌加快入区;中、农、工、建、浦发、招商、中信、昆仑等30余家金融机构纷纷聚集;万科、首创、保利、绿地、紫薇等地产界大佬抢滩登陆;瑞典ABB、美国GE、德国蒂森克虏伯、法国赛峰、法国达能等世界500强设立41个项目雄踞于此;中航重机、兵器大厦、长实集团、中石化陕西公司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总部类项目争相入场……这一切要素的流动,都将为城市进步提供重大推动力,为西安经济发展提供强力引擎,为政府、企业和广大市民描绘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城市发展蓝图。
“新中心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城市中枢要素的流动,中枢的运行效率往往直接关系着要素的流动和财富的聚集效率,这将对经开区人的反应速度、决策能力、推进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和标准。”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杨安定表示,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产业区和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的历史时代,提升环境竞争力,强化产业推动力,释放中枢生产力,将成为经开区担当“城市中枢角色”的科学实践,并为国内外投资商描绘出清晰“方向标”和准确的“线路图”。
——西安开发区——